close


「道歉」占整場談話很小的一部分,更多時間是用在追憶那段撥著琴弦做著夢的年輕歲月。

花蓮 必買

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 () { googletag.display('div-gpt-ad-1489561879560-0'); });



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我讀到劉振南導演的死訊,隨即鑽入電腦硬碟深處,找出十幾年前我與他共同表演的歌曲〈漸漸〉的錄音檔,我反覆播放歌曲,直到那篇題名為〈我的好友劉振南〉的文章完成,那文後來刊載於十二月七日的三少四壯專欄,裡頭引用了〈漸漸〉歌詞全文,還註明創作者為振南。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雲林 火鍋吃到飽台南伴手禮名產



不過事情並未結束。文章見報後幾天,巫姿惠小姐在我的臉書專頁留言,表示〈漸漸〉是她2000年的作品。因為時差,我看到這則留言時是半夜三點,當下冷汗直流,再也無法睡下,破碎的記憶如泡泡般浮上腦海:振南邀我表演這首歌參加比賽,但是參加的是演唱組而非創作組;當時歌曲的前奏間奏振南哼給我聽的,但就所我知振南並不會編曲;更重要的是,振南從未說過這是他寫的歌…煎熬到天亮,陳年的記憶逐一明朗。當時我最擔心的是因此傷害了振南的名聲,他身為創作者,要是知道因我搞的烏龍被貼上抄襲惡名,大概非托夢找我算帳不可。我回訊息給巫小姐,將前因後果交代一回,我只因這首歌並非任何線上歌手的作品,便誤以為是振南所作,一錯十餘年。巫小姐慷慨地接受了我的解釋,並同意在我返台時見個面,以便我當面道歉。見面當天我誠惶誠恐地備妥陪罪禮,還拉了吉他社的老友壯膽,不過最後「道歉」占整場談話很小的一部分,更多時間是用在追憶那段撥著琴弦做著夢的年輕歲月。巫戲稱自己是「政大音樂系新聞組電台社 」,少年十五二十時的熱情泰半灌注在歌曲創作上,參加比賽,得過金旋獎(我與友人肅然起敬,考究起來,她得獎時間在陳綺貞與蘇打綠之間),組過團,壓過CD,也有作品被盜用的不好經驗。〈漸漸〉是她眾多作品之一,當時她將歌曲放在滾石可樂網站上(那是還沒有社群網站的年代,有眾多不同類型的平台,分享文字會用PChome的新聞台,分享照片用無名小站,分享音樂創作用滾石可樂,只有發廢文還是用PTT),編曲者是一位台大吉他社的學長,他分享了連結,振南大約因此聽到這歌曲。熟悉的人名、樂器行在聊天之間不斷湧出,像吹風機吹過隱型墨水繪製的古老地圖,浮現的已被遺忘的神殿所在,那時在學校便有一群人,練琴永遠比上課認真,積蓄全砸在樂器與設備上,夢想唱出的喜怒哀愁能感動他人,至少嘗嘗年紀相當的五月天、周杰倫嘗到的萬分之一的滋味。十多年過去,那麼幾個人勇敢地走了出去,詮釋媒體最喜歡的「棄百萬年薪」追夢的故事,但更多人是收回腳步,循著社會所謂正常的道路前進。巫說她婚後便不玩音樂了,前些日子她翻出當年手抄的〈漸漸〉簡譜,著實嚇了她孩子一跳,想說這是什麼新石器時代的玩意兒。我看著那張泛黃的譜,數字與文字抄寫工整,小節線筆直對齊,那是非常鍾愛自己作品的創作者才畫得出來的譜,我不禁又道了一次歉,巫笑著說這也是種緣分,雖是緣起於非常悲傷的事件。於是我又想起振南,整件事像他導演的電影劇情,哀傷的開頭,荒謬的發展,最後收在淚中帶笑的結局。我告訴巫,這真是個緣分,她應該重新開始寫歌、唱歌。(中國時報) 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三重 麻辣火鍋

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年菜訂購2018




0E94A2FA4F4CCA97
arrow
arrow

    彭雅君少鯨瑟咀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